曹文志:他是靠一片叶子致富的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曹文志:他是靠一片叶子致富的

认识曹文志很晚,还有些突然。

听说他去年自费100多万元办了一个“茶文化节”,今年春天又花了30多万元办了第二届茶文化节,这在安庆全市都是史无前例的。两届茶文化节称得上规模大、规格高、盛况空前,有省、市、县乡镇的各级领导和行业专家莅临,还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共同关注。

现在他就坐在我的身边,我俩都是来参加潜山市茶文化研究会的会议,他是这个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。如果不是席卡,我还不知道他就是曹文志。简短的交流,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,我决定采访他。

一、他爱茶爱到了极致

曹文志天生就是一个爱茶的人。他思维敏捷,思想丰富。与他交谈,涉及茶生意的话题很少,更多的是茶文化。他对茶叶有特别的情感,茶叶也带给他很多憧憬。他开门见山地说,本市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,在未来的空间里,潜山茶的席位会更高更有份量,因为潜山这方土地是全国优质产茶区之一。他想做好的事就是有自己的品牌。

曹文志是山外人,他家的田地上没有一棵茶树,畈区不是产茶的地方。他到成家立业时,还没看到过茶树是什么样子,更不知道每天喝的那杯茶是怎样来的。尽管他喝的茶是最粗糙的,但依然觉得那是一个好东西。茶给他最初的印象是,少了它便少了一份生活的趣味。

直到2009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去了一趟五庙,第一次喝上了五庙茶,这口茶喝下去,他觉得生活中还有如此珍贵的东西。

五庙乡在大别山腹地,到处都是茶园,一片生机勃勃,他知道茶是怎么回事了。他高兴地摘取一片叶子,放在手上仔细端详,那片叶子碧绿,柔软,就像丝绸。还像美玉一样光洁、闪亮、通透,他有点爱不释手了。后来他又去过彭河乡,在那里了解了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加工制作。

所有这一切都让他对茶发生了兴趣,他决定改行,于2012年3月份拿到了执照,开了一个半间门面大的茶叶销售店。说实话,这不是他的手笔,半截门面,他委屈了自己。但是他上有老下有小,两个孩子正在读书,让他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在茶叶上。这个时候他仅仅是将兴趣与就业结合起来了,还谈不上事业。

二、凤凰涅槃的阵痛

一个小小的茶叶店承担不起全家人的生活,何况还是接买接卖,成不了大气候,他需要拓展视野。

改革开放伊始,潜山的“天柱剑毫”位列中国十大名茶首位,还有“天柱弦月”也成为全省十大名茶之一……所有这些,都让潜山茶叶界感到欣慰和自豪。

但在曹文志刚刚走进茶叶行业的时候,有则消息让很多人也包括他震惊了,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“天柱剑毫”这一品牌多年前就卖给外地了,于是曹文志说:这是让“黄金”变成了“铁”。果真如他所说,“天柱剑毫”从此默默无闻,中国十大名茶的名单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它的名字。

与此同时,曹文志却惹上了麻烦,他茶叶店里卖的是天柱弦月,而“天柱弦月”已经让别人注册了。虽然全县到处都在生产天柱弦月,可一旦进入流通市场,就都是帮别人做广告了,包装盒子上印制的“天柱弦月”字样、通讯地址、联系电话,都是别人的,这分明是在为别人赚吆喝啊!于是他决定重新印制包装盒,印上自己的东西。

这时管理部门找到了他,说他侵权了。他有点蒙了,全县到处都生产天柱弦月,凭什么这几个字只能你用我不能用呢?但是没办法,商标法就是这么规定的。因为别人已经抢先注册了,注册了的商标就受到法律的保护,这叫“知识产权”。你要用也行,但必须得到持有人的授权,并付给费用。于是曹文志只好被迫注册自己的商标,取名琪怡,从此他开始了“琪怡”品牌的打造。

说起这个商标,曹文志是费了一番心思的。起一个什么样子的名字呢?要知道这个时候,他对茶叶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,茶叶是他的挚爱。他看看自己的一对女儿,大女儿叫曹翰琪,小女儿叫曹佳怡,这更是他的挚爱。于是他选择了“琪”和“怡”二字作为他要开发的茶叶新品牌,“琪怡”就这样诞生了。他一直为有这样一个响亮而又雅致的名字高兴,决心做大做强琪怡品牌,就像看到自己的两个女儿一样,一天天成长。

果然是天赐良机。2013年他所在的天柱山镇来了一位好领导,名叫张文胜。张书记问曹文志卖些什么样的茶,进而问他是否有自己的茶园?曹文志说只做点小本生意,没有自己的茶园。张文胜想到了这个镇的茶庄村有集体茶园好几十亩,一直承包给个人经营,现在承包人不愿意再承包了,就鼓励曹文志接包下去,就这样他有了自己的茶园。随后,他又承包了天柱山旅游公司和周边老百姓的茶园。就像滚雪球一样,他的茶园一下子扩展到了1600亩。

好机会接踵而来,2015年春天的一个上午,有三位游客走进了他的茶叶店,一边看他的陈列品,一边询问茶叶价位。曹文志指着柜台说:“样品和价格都在那里。”

此时,有个样品位是空的,没有茶叶只有价格牌,那上面写的是每斤800元。客人说要看看800元的,曹文志说没有货了。

——那什么时候有货呢?

——明天。

——那么这些标价三百元的四百元的,实卖什么价?

——标什么价就卖什么价,本店是不还价的。

不还价,让游客有点奇怪,现在的买卖几乎没有不还价的。不还价也是曹文志的底气,他不怕卖不出去,他经常卖到茶叶断货。

三个客人似乎闻到了这个茶叶店的某种气息。

——你这是高山茶吗?

——当然是,潜山市有一半的土地面积都是大山,属于“大别山系”,全县十多个乡镇,有8个乡镇是处在大别山的腹地,还有黄铺、痘姆属于半山半丘陵地区。

——“有茶园吗?”

随即,曹文志领着客人向着大别山腹地进发,到了自己的茶园。

曹文志的茶园就像一片荒山。没想到客人产生了兴趣,问:茶园怎么会是这样?

曹文志说:我不施肥。

客人说:不施肥,哪来的产量?

曹文志说:我不要产量,只要质量。

谁知3个客人是行家,有人问:“不施肥不打药,除草剂总得用吧?否则野草就将茶树淹没了”。曹文志说:“也不用除草剂,人工锄草、割草机割草”。

“那用工成本太高啊!”

客人一边疑惑地看着曹文志,一边拔起几棵杂草来说:“是真的没打除草剂呢!”原来打过除草剂的草根是会发黄的,这里不是。

客人当即说:“今天做的干茶,我们全要了。”

第二天一大早,客人就到了店里,一问曹文志,仅有干茶2.4斤,真的太少了。客人说:“你给标个价吧,赶紧按40份分好,包装盒,标签一样不能少”。曹文志只好包成40份,但却没有定价。三个客人与他一起,核算了一下成本,加了一点利润,按每斤3880元的价格,高兴得付款而去。

没想到过了两天,工商局来人找了他,说有人举报曹文志哄抬物价,扰乱市场经济秩序。

他当即拨通电话,让管理人员直接询问那三位客人。对方说这不算高,大家都说捡了个便宜,那是真正的有机茶,遗憾的是量太少了。

从此以后,这批广东客人年年都要买他的“琪怡弦月”和“剑毫”,还带来了新的客户,这给他带来促进和鼓舞。

让他受鼓舞的方面很多,虽然到目前为止,他没要国家一个项目一分钱,但他觉得,各级领导的重视,就是最好的支持。他清楚地记得,2018年的6月初,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来潜山调研,看到他公司所在的“茶庄村”路牌时说:全国叫做茶庄的地方很多,但一个行政村以茶庄来命名的极少极少,好像另有一个是在山东。这个茶庄村是因为有茶吗?

这一问,让曹文志心花怒放。他回答说:“有,从唐代开始,这里就生产贡茶了。”

三、有机茶不是贴个标签就行,它有百草的香味

曹文志既做品牌更做品质,他让品质支撑品牌的建立,又让品牌引领茶业的发展,他坚信当今这个消费市场“没有卖不出去的价格,只有卖不出去的质量”。所以他现在拥有的1600亩茶园,全为高山有机茶,尽管认证的还只有400亩。那1200亩,他表示要抓紧时间认证。

什么是“有机”?这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准,通俗地说就是不施化学肥料,不打化学农药,而曹文志则认为这还不够。

这里是中国供销总社的茶叶研学基地。2019年3月份,安徽大学茶叶系来了一批学生在这里教学实习,他们请曹文志就“有机”的见解讲一课。曹文志没有推却,面对大学生和教授们,他说:“除了不使用农药化肥以外,还要补充几个要素,一是土壤,土壤要好,没受过污染;二是用水,要有清洁的水源;三是空气,要远离有烟囱的地方,远离有粉尘的地方。”他的讲解,在一个不长的课时里,迎来了多次热烈的掌声。实际上,曹文志就是这么做的,甚至走向了“极端”,连农家肥料也不施用,地地道道的野茶。

这能相信吗?

有人相信,有很多人相信,首先是那些长年在茶园务工的农民兄弟相信。仅以2019年为例,他发放给采茶、制茶和锄草的工人工资共为180万元,如果以每天工钱150元计算,用工约为1.2万个。当然这里更多的是绩效工资,而不是点工计价,1.2万个工相当于每天约有40个工人在这里劳务,他们没有干过施肥打药的活。

再就是专家们相信,我们来看一下当今有机认证的程序:曹文志的茶园是由北京“中诺检测”机构认证的。认证人员要亲自来到申请认证的山场地块,通过GPS定位,甲乙双方共同确定茶园名称、海拔高度、经纬度,然后在视频及录像的共同监督下,采取鲜叶,装入容器内,封口签字盖章,直寄北京或认证人员带回北京。检测人员对样品的结果负法律责任,如有消费者投诉,第一责任人便是检测人员。

这样的有机认证你能不相信吗?

我是相信的,即使我不知道以上的这一切程序,但琪怡茶叶的香气让我坚定地认为,这就是有机茶,用不着标签,我分明已经闻到了其间的百草的香味,沁入心脾。

真是好事成双,在天柱山这块腹地上的茶园,今年春天又检测出富硒富锌,不仅得到了专家们的赞美,也拿到了认证,这意味着“琪怡”茶叶有着更高的饮用价值。尤其是硒,我们太需要它了。中国是一个缺硒的国家,而心脏疾患的产生与缺硒有直接的密切关系,早在四十多年前,就有专家呼吁:要像补碘一样为国人补硒。

四、他一边富了自己一边助人脱贫

因有兴趣而出发,因有收获而归来。

曹文志依靠一片叶子富起来了,他把这片叶子做成了品牌,作出了品质,也作出了茶文化。他富了并没忘记过去的贫困,也没有忘记身边还有少数贫困群众。当年的兴趣成就了今天的收获,他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作出分享。

如果说他每年有一百几十万到二百几十万元的资金用于务工,让周边群众在自家门口就有了收入,这是间接扶贫的话,那么他的直接扶贫就显得更有远见,他说扶贫先扶智。

从2017年起,他每年出资1—2万元办农技培训班。他说当年的茶叶培训班参培人数达到了150多人,让他倍受感动。2018年在培训班上,他郑重地宣布:凡是贫困户入园采茶务工的,另外奖励5%。而去年的培训班用了8天的时间让参培人员在他的茶园里实施具体操作,怎样采摘,怎样培育茶树,怎样制作加工,这是一次全技能的培训。

他还直接帮助2户贫困户在2018年就脱贫了。

他说有了技能的脱贫户就不会再返贫,这是自己最大的心愿。于是,今年春天,疫情刚一结束,他就开展起了“2020天柱山(琪怡)三富茶叶帮扶活动”。

习总书记说: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。曹文志是忠实的践行者。

(来源/《徽茶》2020年10月刊 文/程为本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)

原标题:他是靠一片叶子致富的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